覆盖众多985、211等大学
辅导课程:魔鬼集训营 在线咨询
中公考研小编为考生整理了2018考研政治:辩证法的两大特征之一发展(中公原创),仅供您参考。
中公考研 李蓉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和诗句都表明这个世 界是运动发展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运动指的是事物或现象发生变化,既然是变化,那就是360度都有可能变化,其中我们把向上的和向前的变化拿出来研究一下,称之为发展。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在哲学上的新旧事物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新旧事物是有所区别的,日常生活中所谓的新事物就是新产生的事物或者新出现的事物,反之就是旧事物。在哲学上的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所以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及广阔的发展前途,不能依据事物:(1)时间上出现的先后(2)形式是否新奇和具有新特点(3)力量是否强大、是否完善,来判断新旧事物。
既然世 界是运动发展的,那么必然会出现新事物,这也是新事物不可战胜原理,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
第 一.就新旧事物与环境的关系来说:新事物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历史条件;而旧事物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已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比如,社会形态一共五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相对于封建主义就是新事物,我们国家在清王朝灭亡的时候,建立了中华民国,这个中华民国相对于清王朝就是新事物,这个时候的中华民国更加能够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所以它代替了清王朝。
第二.就新旧事物之间的关系来说:新事物是在旧事物内部孕育成熟的。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却吸收、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仍然适合新的历史条件的东西,并添加了一些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东西,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明,就中华民国的建立,他也并非自己独立产生的,而是在原来封建社会清政府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新事物的产生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出来的,是对旧事物进行了扬弃。
第三.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人们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反映着社会生活进步发展的要求,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因而最终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在历史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的出现要看看它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如果符合,才能发展。
发展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它的过程性。 新事物的产生并非一蹴而就的,它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所以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且这个新事物的产生的过程也是他自身的扬弃的一个过程。既然事物都是有它自己发展的过程的,所以恩格斯曾站在动态的角度说过一句话,说“世 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以上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哲学部分辩证法内容的发展的观点,考研的学生对以上知识点进行选择题把握就可以。
本文系中公考研研究院老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上是中公考研为大家准备整理的2018考研政治:辩证法的两大特征之一发展(中公原创)的相关内容。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敬请关注中公考研。另外,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8考研秋季集训营、VIP一对一、保研课程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推荐阅读:
精华推荐:
|